跳到主要內容

學校專區 / 校長專欄 / 校長的話 / 讀書才不平庸

三言講堂

 

歐宗智

讀書才不平庸

 

 

常聽人說,我是學理工的,我是學商的,我對文學沒興趣,那是學文的人的事。這是多麼膚淺的看法!所謂「腹有詩書氣自華」,偏偏許多人平常只接觸與自己專業領域有關的實用書籍,甚至根本不閱讀,豈不應驗了宋代黃庭堅所說的:「人不讀書,則塵俗生其間,照鏡則面目可憎,對人則語言無味。」其實,學文的人離開學校,亦未必保持讀書的習慣,怎不可悲!倒是不少知名作家並非文科畢業,照樣贏得廣大讀者的讚賞,如吳大猷、陳之藩、張系國、東方白、李家同……等,都是學理工出身。

不斷地閱讀,會是保持生命活力的重要泉源,讀書讓人心靈寧靜,思路更加活潑。法國結構主義學者茨維坦‧托鐸洛夫認為,閱讀偉大的文學,是文化救贖的不二法門,透過接觸文學,平庸的生活才得以補償和改變。讀文學絕不是逃避生活,反而是把握生活秩序和瞻望未來美好生活的最佳管道,因為文學中的「虛構」最能冷靜反映真正的現實,然後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撫慰,這也是一種無可取代的人生智慧。

智者說,寫作與閱讀是促進思考的雙翼,這樣的好習慣一旦養成,將會終身受用不盡。經常主持讀書會的作家劉森堯提出呼籲,人到了老年,如果從此斷絕腦力激盪的活動,會很悲慘,看電視打麻將畢竟都不是好的生活方式,竟日無所事事則更糟。讀書,可能會是年老時最好的一種休閒活動,然後每天記隨筆或寫日記,把人生經驗和感想心得形諸筆墨,這不是很好嗎?當然,隨著年歲增長,讀書的感受自然有所不同,張潮於《幽夢影》就說:「少年讀書,如隙中窺月;中年讀書,如庭中望月;老年讀書,如臺上玩月。皆以閱歷之淺深,為所得之淺深耳。」若是因讀書而參透人生哲學,豈不快哉!

人,生也有涯,千萬不要浪費時間,胡亂閱讀,哲學家叔本華對於閱讀頗有見地:「我們讀書之前應謹記絕不濫讀的原則,不濫讀有方法可循,就是不論何時,凡為大多數讀者所歡迎的書,切勿貿然買來讀。……不管這種書是屬於政治、宗教或是小說、詩歌。……我們不如把寶貴時間用來讀名家所寫已有定評的傑作,只有這些書才是真正開卷有益的……」所以說,不只要注意新書,重讀經典名著也是必要的,真正經過時間考驗的好作品,一定禁得起反覆閱讀,而且每一次都能溫故知新,引發新的共鳴與感想。

愛書人隱地苦口婆心地告訴大家,讀書是心靈之旅,不妨經常閱讀文學,把文學當成宗教,擴充心靈的版圖。至於坐在搖椅裡,一卷新詩落地,伴著小提琴聲,和世界說再見,則是隱地嚮往的人生結尾。這當然也是普天下所有喜歡閱讀的人共同的心願吧!多年來鼓吹閱讀不遺餘力的高希均博士曾說:「最庸俗的人是不讀書的人;最吝嗇的人是不買書的人;最可憐的人是與書無緣的人。」且讓我們少看電視、少些上網,多接觸書本,特別是閱讀文學,充實心靈生活,不要成為一個庸俗、吝嗇、可憐的人。

最新防疫資訊

消息公佈欄

時間類別單位標題點閱
youtube
跳至網頁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