評鑑指標 | 參考效標 |
(一)校園環境 | 1.校園環境清潔且能持續進行美化綠化,並有良好成效。 2.訂有校園門禁安全維護管理規劃(辦法),並據以執行。 3.校園安全通道、緊急求救、緊急照明及路線之指標標示明確,且適切安全。 4.定期檢查安全防災、防火設施,確保正常運作。 5.設有校園廢棄物、危險物品處理場所,並做適當有效處理。 6.設有無障礙空間、校園通道與停車空間等配置適切,且動線規劃適當。 |
(二)空間配置 | 1.普通教室與專科教室設施配置合理,並足以支援教學活動。 2.學校師生生活活動空間規劃適切(如:運動場、宿舍、餐廳等),且有安全措施。 |
(三)教學設施 | 1.各種教學器材、儀器、設備符合教學需要,並有安全管理措施或計畫。 2.各類器材、設備與水電設施之運用及維護更新,符合法令規定。 3.定期檢修各項設備和耗材補充,修繕流程簡便,快速維修。 |
(四)圖資設備 | 1.圖書館空間、採光與設備,符合師生需要。 2.建置教學資源平台,推動教學資源之應用與分享。 3.提供網路圖書館館藏檢索及服務,圖書編目索引明確,並定期維護、清查。 4.館藏基本圖書、期刊、視聽資料及電子資源等出版品,符合師生使用需求。 5.每年編列經費增購師生所需圖書,且圖書購置符合師生需求。 6.訂有圖書館教育推廣計畫,鼓勵師生借閱,提升讀書風氣與圖書館使用率。 |
(五)安全維護 | 1.校園各項設施皆設有安全防護及操作說明,確保師生活動之安全。 2.校園各項安全防災與逃生措施規劃設置完備,且安檢與維修維護管理成效良好,紀錄完備。 3.適切管制人員進出校園,定期巡查校園,避免校園安全死角。 |
(六)資源整合 | 1.訂有學校場地、設施之借用辦法,提升公共資源使用效益。 2.籌募相關基金或專戶(如:文教基金、仁愛基金、獎助學金等),運作正常,結餘保管良好,並依需要及規定提撥使用。 3.配合課程綱要訂有各科教學設備及空間相互支援機制。 4.整合社區的人力、物力等相關資源,作為教學與校務發展之用。 |